(圖摘自自由電子報,華納提供。)在首映會的電影院裡(西門町國賓),我享受於終結者底恐怖與爆破感,但在電影結束後,我卻不由自主的想到康德。這種弔詭的組合,恐怕連小朋友也不會同意。
終結者底造型,是我所喜愛的機器人底造型。冰冷冷的鋼鐵骨架,還有兩顆發著紅光的電子眼,配備著隨時可以致人於死的毀滅性武器。完全無血無淚,任何在人身上的特性,在終結者身上,完全找不到。阿,真是太過癮了。
片中的男女主角對我來說,一點吸引力也沒有,最吸引我的是那冰冷乾脆的終結者,以及被天網旗下的終結者們所凌虐過的殘破的城市。
我們對於這麼恐怖的殺人機器,因為透過電影院底聲光,他們變成我們「欣賞的對象」。換句話說,終結者底冰冷與殘暴以及其所存在的世界,與我們現實世界一點關係也沒有。除了,在爆米花與可樂所裝飾的情境下,那個傳達電影本身底媒介以外。
我愛看電影,我愛看電影本身所傳達的快感,以及其背後可能的意涵。終結者一片,可謂囊括了兩廂,集其大成。
電影反省了什麼?這個我不談,因為這是個巨大的題目。談,也不是不行,不過總是吃力不討好。但,我在電影結束之後,卻想到了康德。因為康德提供了我理性思考的空間,他沒有給出答案,他只介紹一個方向。這個方向最大缺點是:那終點,不會產生魔鬼終結者。但慶幸的是,卻讓我們有終結者電影可以看。




